企業監測分析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5-04-09 11:54:18 來源:克而瑞地產研究
- 城市:全國
- 發布時間:2025-04-09
- 報告類型:企業監測分析
- 發布機構:克而瑞地產研究
??新管理層上任,一次性出清歷史包袱,計提減值335.5億元,創上市以來最大虧損。
??◎ 作者 / 沈曉玲、陳家鳳
??核心觀點
??【銷售業績同比降幅35%,26個城市銷售金額排前三】2024年萬科銷售額2,460.2億,合同銷售面積1,810.7萬平,同比分別下降34.6%、26.6%,降幅高于行業平均,銷售承壓明顯。核心城市頭部優勢穩固,26個城市銷售金額排前三。加大盤活舊庫存、出清非主業以回籠現金,四季度單季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入86.5億元,環比增長25.3倍,推動全年經營性現金流實現38億元的凈流入。
??【聚焦一二線,權益土地支出同比降幅88%至56億】2024萬科投資態度審慎,全年新增土地計容建面137萬平方米,同比減少77%,拿地總價91.38億元,拿地銷售比0.04,投資收縮態勢明顯。全年權益土地款支出同比減少88%至55.6億元,拿地權益比例60.8%。投資聚焦一二線,一線、二線新增土地計容建面分別37.7和67.9萬方,占比分別27.5%、49.6%,主要集中在廣州、成都、杭州、上海和武漢等城市。2024年末萬科項目儲備總計容建筑面積約6,838萬平方米,較2023年末減少25.6%,可支撐未來三至四年的發展。
??【計提335.5億減值撥備,致歸母凈利虧損擴大至495億】2024年萬科開發收入3,010億元,同比降幅30%;合同負債1923.6億元,對物業開發收入覆蓋倍數不足1,預計2025年營業收入繼續筑底。計提335.5億減值撥備,存貨跌價70.6億、信用損失264億、合聯營減值0.84億、投資性房地產減值0.25億,至凈利虧損擴大至487億元(減值撥備占比69%),歸母凈利虧損擴大至494.8億。一次性出清財務風險,可能緣于新管理層上任,想與前任管理層做切割,明確權責劃分,減輕未來業績減值壓力。基于2024年的低業績基數,2025年可能迎來萬科業績拐點,修復市場信心。
??【2025年迎來償債高峰,新管理層力圖優化現金流】2024年萬科新增融資和再融資948億元,同比增長5.7%,融資總量相對穩定;年內按期償還93億元境內債與人民幣約104億元的境外債,有息負債3,612.8億,短債規模1,582.8億,占比43.8%,2025年萬科將面臨償債高峰期。現金短債比0.56,若再扣除預售監管資金后,真實的流動性進一步承壓。本次深鐵作為大股東全面接管萬科核心崗位,首要任務是化解其債務風險、恢復市場信心,避免萬科成為行業系統性風險的導火索。但同時可能需時間與萬科原管理團隊進行磨合,后續仍要平衡國資支持與市場化運作。
??【聚焦三大主業,穿越房地產深度調整期】萬物云實現營業收入363.8億元(含向萬科集團提供服務的收入),同比增長8.9%,年末累計完成250個蝶城(包含1,555個住宅物業項目)的流程改造驗收;租賃住宅業務(含非并表項目)實現營業收入37.02億元,同比增長7%;泊寓新拓展房源4.06萬間,凈新增開業1.11萬間。截至2024年底,泊寓共運營管理26.24萬間長租公寓,開業19.12萬間,服務企業客戶超5400家,出租率95.6%。
??01
??銷售
??銷售業績同比降幅35%
26個城市銷售金額排前三
??2024年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,460.2億元,合同銷售面積1,810.7萬平方米,同比分別下降34.6%、26.6%,全口徑銷售額降幅高于行業平均(百強平均跌幅約30%),銷售承壓明顯。核心城市頭部優勢穩固,銷售金額在15個城市位列第一,在5個城市排名第二,在6個城市排名第三。萬科銷售回款率超100%,全年銷售商品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流入2010億元,同比減少32.2%,與銷售額降幅基本匹配;加大盤活舊庫存、出清非主業以回籠現金,四季度單季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入86.5億元,環比增長25.3倍,推動全年經營性現金流實現38億元的凈流入。
??從銷售結構來看,7大區域業績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,但分布格局保持相對穩定。一線城市市場相對穩健,全年上海區域和北京區域合計貢獻萬科58%的銷售額。其中,上海區域以422億元居首,占比32.7%,北京區域次之,實現銷售額296.2億元,占比22.9%,同比提升9.4個百分點。
??02
??投資
??聚焦一二線
權益土地支出同比降幅88%至56億
??2024年萬科投資態度審慎,全年累計獲取新項目13個,新增土地計容建面137萬平方米,同比減少77%,拿地總價91.38億元(以新增項目平均地價6,670元/平計算),拿地銷售金額比0.04,投資收縮態勢明顯。全年權益土地款支出同比減少88%至55.6億元,拿地權益比例60.8%。
??從投資的城市能級來看,聚焦一二線,一線、二線新增土地計容建面分別37.7萬平米和67.9萬平米,占比分別27.5%、49.6%,主要集中在廣州、成都、杭州、上海和武漢等城市;三四線(徐州、貴陽、唐山)新增土地計容建面31.4萬方,占比22.9%。
??2024年末萬科項目儲備總計容建筑面積約6,838萬平方米,較2023年末減少25.6%,盡管總土儲規模持續下降,但根據近三年的去化速度估算,可支撐未來三至四年的發展。其中在建項目總計容建筑面積約3,719.6萬平方米,規劃中項目總計容建筑面積約3,118.4萬平方米(占比45.6%);權益計容建筑面積約4,410萬平方米,整體權益占比64.5%。此外,萬科還參與了一批舊城改造項目,按當前規劃條件,總計容建筑面積約356.8萬平方米。
??值得注意的是,年末萬科存貨賬面價值5,190.1億元,較2023年底下降26.0%。其中,已完工開發產品(現房)1,239.1億元,占比23.9%,較2023年底的15.4%增長明顯,現房庫存壓力上升。為緩解現房庫存壓力,萬科對現房住宅、車位和商辦等類型加強庫存去化力度,現房實現銷售352億元,準現房銷售556億元,車商辦銷售270億元。
??03
??利潤
??計提335.5億減值撥備
致歸母凈利虧損擴大至495億
??2024年萬科營業收入3,431.8億元,同比下降26.3%,其中物業開發收入3,010億元,同比降幅30%,結算大幅放緩。年末合同負債1923.6億元,較年初降幅37.7%,對物業開發收入覆蓋倍數不足1,預計2025年營業收入將維持低位。
??盈利能力方面,毛利349.1億元,同比降幅50.8%,受2022年前獲取的高地價項目陸續結轉的影響,結算毛利率繼續探底至9.5%。年內計提335.5億大額減值撥備,存貨跌價準備70.6億(并表范圍內)、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0.25億、合聯營減值準備0.84億、信用損失準備264億,至凈利虧損擴大至487億元(減值撥備占比69%),歸母凈利虧損擴大至494.8億。一次性出清財務風險,可能緣于新管理層上任,想與前任管理層做切割,明確權責劃分,減輕未來業績減值壓力。基于2024年的低業績基數,2025年可能迎來萬科業績拐點,修復市場信心。
??04
??負債
??2025年迎來償債高峰
新管理層力圖優化現金流
??2024年萬科新增融資和再融資948億元,同比增長5.7%,融資總量相對穩定;抓住新政窗口期,新增全口徑經營性物業貸293億元,年末經營性物業貸余額為467億元。年內向北京、廣州、杭州、成都、重慶、南昌、昆明等59個城市上報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178個。全年萬科新增融資的綜合成本3.54%,仍然保持較強的資金成本優勢。
??年內萬科按期償還93億元境內債與人民幣約104億元的境外債,年末有息負債3,612.8億,較年初增長12.9%,短債規模1,582.8億,占比43.8%,2025年萬科將面臨償債高峰期。年末貨幣資金881.6億元,較年初減少11.7%,現金短債比0.56,若再扣除預售監管資金后,真實的流動性進一步承壓。此外,凈負債率80.6%,較去年初增長25.9pct;剔除預收房款的資產負債率為68.5%,較去年初增長3pct。
??本次深鐵作為大股東全面接管萬科核心崗位,首要任務是化解其債務風險、恢復市場信心。深圳國資已明確表態將動用“市場化、法治化手段”支持萬科,2024年以來支持完成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項目轉讓、受讓所持有的紅樹灣物業開發項目投資收益權等,優化現金流。2025年2月深鐵分兩筆向萬科提供合計70億元的股東借款,相關借款利率低于金融機構新獲得的融資利率。深鐵派駐管理層,可能需時間與萬科原管理團隊進行磨合,后續仍要平衡國資支持與市場化運作。
??05
??多元化
??聚焦三大主業
穿越房地產深度調整期
??2024年萬科制定并落地了“一攬子方案”,繼續聚焦綜合住區開發、物業服務、租賃住宅三大主業,短期有望提振現金流,穿越房地產深度調整期,長期培育后有望優化未來業務結構。
??萬物云實現營業收入363.8億元(含向萬科集團提供服務的收入),同比增長8.9%,其中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收入210.2億元,占比57.8%,同比增長11.0%;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收入123.3億元,占比33.9%,同比增長5.4%;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收入30.3億元,占比8.3%,同比增長8.6%。深化蝶城戰略,蝶城數量從年初的621個增長至666個,萬物云新增改造100個蝶城,年末累計完成250個蝶城(包含1,555個住宅物業項目)的流程改造驗收。
??租賃住宅業務(含非并表項目)實現營業收入37.02億元,同比增長7%。報表期內,泊寓新拓展房源4.06萬間,凈新增開業1.11萬間。截至2024年底,泊寓共運營管理26.24萬間長租公寓,開業19.12萬間,服務企業客戶超5400家,出租率95.6%。
??其余業務板塊,如商業業務(含非并表項目)營業收入88.9億元,同比下降2.5%。年內實現上海徐匯萬科廣場、上海三林印象匯、深圳坂田萬科廣場等8個商業項目開業,年末合計開業181個商業項目(不含輕資產),建筑面積1081萬平;規劃中和在建商業建筑面積為196萬平。運營中的商業項目中,長三角及珠三角城市規模占比超過58%,四個一線城市的占比為29%,一二線城市的占比超過94%。物流業務(含非并表項目)實現經營收入39.7億元,其中高標庫營業收入21.3億元,冷鏈營業收入18.4億元。物流倉儲業務累計開業151個,可租賃建筑面積1,043.1萬平,其中高標庫可租賃建筑面積840.7萬平,穩定期出租率87%;冷鏈可租賃建筑面積202.4萬平,穩定期使用率78%。
- 11:27
- 11:02
- 10:45
- 10:42
- 10:38
- 10:26
- 10:23
- 10:20
- 10:12
- 09:56
- 09:46
- 09:43
- 09:27
- 09:23
- 09:22
- 09:20
- 09:19
- 09:13
- 08:53
- 08:49
- 08:44
- 2025-04-08 12:08:59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